“如果时间能回到一年四个月前,我绝对不会选择来这里(深圳)。但现在实在没法回去了。”晓健(化名)低声叹了口气。

在旁人看来,晓健是一名风光无限的创业者,名片上印着某创业公司合伙人兼COO,游走于各场路演活动之间,很可能成为投资人选中的宠儿。

然而晓健却坦言:“你以为我在创业,以为我很风光,实际上我的生活比打工的还不如,而且要忍受许多让人‘抓狂’的事。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自己是一个“被创业者”,也是一线城市里许许多多“被创业者”的其中一员。

在风口驱动下,许多普通的“打工者”都有了创业的野望。

那么,谁是真的创业者,谁又是“被创业者”,晓健是否是很多人的缩影?

 

 


 

创业者“安利”下

打工者把持不住“躁动的心”

一年四个月前,晓健还在老家的一家“新三板”企业里担任策划专员,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公司的互联网产品做策划和执行推广活动。三千八百块钱的月薪,扣除社保医保之后,在老家这样的三线城市,已经算是“高收入”了。

“家里人对我的要求也不高,只要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就可以了,因为消费水平低,所以这样的薪水每个月我还能赞起一点来当‘老婆本’。”

大概是在三年前,晓健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变得“不安分”了,他周围很多朋友说要到大城市闯一闯,因为北上广深有太多太多的机会。

然而一个契机,让晓健动摇了。就在他进入这家“新三板”时间快接近两年的时候,这家公司突然开始拖发工资了。

就在晓健意识到发展危机,将自己的想法与一位早已“逃离”家乡小城的前辈提起后,这位前辈一本正经的告诉他:“市场太小,资源太少,传统企业老板思维固化,在这里做互联网的生意无疑就是死路一条。”

虽然这是与前辈的一次简单交流,晓健却陷入了沉思。

“许多传统企业主不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过多的尝试,就连开个微信公众号都觉得浪费精力,思维的确固化了。”

“记得2013年的高中同学会上,能够来的只有零星七八个,许多都在广州和深圳赶不回来了。”晓健开始思考,一线城市是不是真的有许多自己想象不到的机会?自己是不是应该也跟着大家的步伐“闯一闯”?

就在他拿不好主意的时候,晓健再次将困惑与前辈分享了一番。

“来吧,我自己公司刚好缺个策划人才,10%股权和每月5000块的创业补贴,公司做大了我们大家都有份。”晓健记得,对于他的困惑前辈并没有太多的解释,只是提议晓健应该出来“见识”一下世面了。

对于当时的收入情况,这位前辈开出的条件让晓健非常动心。而且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创业风口之上,有许多新奇的未知吸引着晓健想去“探索”。

“之前多少有了解过,深圳遍地都是创业企业,许多公司也不讲究严格的层级关系,合伙人制度是创业企业的‘标签’。”

“(前辈对公司的规划是)一年突破2000万的营收,第二年冲5000万,第三年筹划三板挂牌。”

不过作为独生子,晓健把这个想法跟父母一说当即就受到“否决”。两个年代的人因此爆发了许多矛盾。

但是父母对于晓健如此坚定的选择最后也无可奈何。

2015年中,怀揣着对未来的“憧憬”和自己攒下的两万块钱“老婆本”,晓健独自带着行李,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厦深高铁。

 


 

靠谱的大环境下

“不靠谱”的创企有多少?

深圳是一块创业热土,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居住着近1200万人(官方数字)。“虽然深圳的面积比老家还小,但因为一切都很陌生,所以一开始我觉得这里很大,很新鲜。”晓健说。

“活力”是深圳最吸引人的地方,在这里,他见到早已开始创业的前辈。一番介绍后他看到了自己的“未来”,这是一家做农特电商的互联网创企。而前辈正是这家企业的CEO。

“虽然是CEO,但他在公司的股份也只有5%,上面还有一家位于杭州小有名气的电商,是这个创企的母公司。”在前辈的“极力”推介下,他也顺利得到母公司高层的认可,成为这家公司的合伙人,并挂了个所谓的COO,正式加入了“创业大军”。

一纸3%的股权协议,让晓健觉得安心知足,起码在这个公司自己有“归属感”,但之后他却发现5000块钱的创业补贴,根本是虚的。

“在深圳,居住分为‘关外’和‘关内’。‘关内’生活交通比较方便,但租金贵,‘关外’稍逊一些,可是租金便宜。”在经过一番抉择之后,晓健选择了“关外”。

“那时候想着,没事,反正总要发展的。创业本身就是做自己的事业。”晓健回忆,他第一天上班后,发现这个创业公司加上自己只有4个人。CEO+COO+CMO+财务,就没了。就在他表示惊讶时,前辈却认为他少见多怪。

“集团对于我们这个创业项目现在还处于孵化阶段,所以人少是可以理解的,而且深圳有多少创企都是几个人就打造了上亿的规模。”除此之外,前辈还告诉他集团采用的内部孵化模式都是“轻资产”运作,所以很正常的。

“孵化”,晓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,觉得很高大上,大集团给经费让团队进行各种各样的创业尝试,本身就是一件难能可得的事情,反而是自己太过于“肤浅”和“传统”了。

进入“创业状态”刚满一个月,公司突然迎来了大方向的转变。

“前辈说,农特电商现在集团能给我们的资源还太少,而且我们也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,所以要转型。”因为整个创业项目在之前的半年内都没有任何成果可言,CEO决定转型,从平台转向“服务”,服务农特电商企业。

首先浮现在晓健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:“企业定位可以这样随随便便改的?想转型就转型?”

然而前辈的一番“说教”却让他再一次心服口服:“作为创新企业,产品还要快速迭代呢,企业要积极‘拥抱变化’,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但是“拥抱变化”似乎不能让公司“成长”起来,反而作为“电商服务商”的定位出现,让本来人手就匮乏的团队显得捉襟见肘。“服务过一些企业,但承诺的‘愿景’并没有实现,它们也不是傻子。”晓健说,公司从始至终都能没能将一个客户服务好。

这个过程中,有一些“合伙人”经受不住创业的“挫折”离开了,但继续有新的“合伙人”抱着希望加入。

在转型业务开展频频遇到问题的时候,公司进行了第三次“定位”转变,从服务“农特电商企业”转变为“互联网思维下企业推广策划”。

“CEO看到许多创业企业有各种推广需求,而且公司规模都跟我们差不多,根本没有专门的品牌部门,所以打算利用我的‘专业策划’能力帮助小创企做一些推广。”晓健觉得,走到这一步,公司已经乱套了。

“能接到活,就给你提成。”这是前辈对于晓健的承诺。

“身兼多职”让晓健感觉喘不过气,不停地加班也让他身体处于透支状态。“谁叫你没业绩?”他也时常自责。

而此时的他,“创业补贴”还是5000块钱,扣完社保医保之后,剩下4700多,3%的股权却因为公司一直以来“颗粒无收”也无法拿到应有的分红。至于业务的提成,也从未兑现过。

“人家客户不满意就不给钱,我也没有办法,我们要反思自己,创业者要有‘韧性’。”这便是前辈对于晓健没能拿到提成的唯一解释。

更多的时候,前辈会分享一些鸡汤,“创业就是你跑了100公里说要放弃,可是成功也许就在101公里的地方。”

依靠“韧性”,挂着“创业者”之名,晓健撑过了第一年。

投资机构要经常去拜访,路演要不断去秀,BP要经常修改,PPT要更加精美……但实际上,又有多少所谓的“创业者”拿着“低廉”的补贴,“累成狗”却又看不到未来?

 


 

放不下架子,被“绑架”的廉价劳动力

“在老家时高中同学聚会能参加的寥寥无几,但在深圳却随时都能叫来一帮家乡的同学聚会。”晓健许多同学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来到深圳“闯天下”了,数量还相当多。

在一次同学聚会上,晓健看到这样讽刺的一幕:“坐下来一起吃饭的20多个同学里,有两个CEO,两个COO,五个总监……可以说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头衔。”他哭笑不得,一个高管的“头衔”扣上了,这个人基本上也就跑不掉了,“现在我是合伙人,不是打工仔”的心理落差,让他们硬着头皮“被创业”。

一开始在同学会上,他们还互相吹嘘自己的创业项目,表示自己在创业的路上走的多么“意气风发”。但久而久之,大家都觉得十分“无趣”,结果晓健发现,基本上所有同学的遭遇都跟自己差不多,甚至有些还不如自己。

他表示,有许多企业正是看到了年轻人的“创业梦”,以及对于“头衔”的向往,甚至对于“成功”的渴望,从而以“创业”之名,雇佣“廉价劳动力”。

“在同学之中,虽然头衔各异,但无一例外,工作上都是内外不分家,专业无主次,甚至说是‘打杂’也不为过。”晓健愤懑地说。

在尴尬之余,晓健曾和同学们探讨一个问题:“与其这样,我们不如回老家老老实实打工吧,起码心理压力不会那么大,也不用带着‘面具’做人。”

但许多同学都摇了摇头表示“不愿意”。

一部分是因为“心理落差”放不下“架子”,更多的是怕被看不起,为了不被看不起,已经习惯了带着创业者的“面具”生活。

“带来的钱花光了,欠了一屁股信用卡债,沦为卡奴,这样的人是很多的。我是,很多同学也是,在创业园里的许多所谓合伙人也是。”在和父母通电话的时候,还要“报喜不报忧”:“没事,我过得很好,公司发展的很好,前辈也很照顾我。”

说到这里,晓健几度哽咽。

就在两个月前,晓健所在的这家创业公司被母公司“删除”了。

作为CEO的前辈方意识到自己的“梦”也碎了,他告诉晓健:“集团希望大家自动离职,不想搞得太难堪,但我真的很不甘心。”

而此时,虽然已经看清楚“现实”的晓健,内心却难掩失落。

除了无数次修改PPT,深夜陪着CEO请客户吃饭,喝酒吐到胃痛,掌握了各种办公和财务技能,他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什么。

放不下“创业者”的架子,不甘于做一个“打工者”,是他们内心的通病。

“晓健们”可能会有怨气:创业之初,老总用“创业”之名,用“拥抱变化”、“锻炼韧性”、“耕耘未来”等词汇感动着“创业者”,让他们不断地在“被创业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也许,很多“被创业者”至今还都拿着完全不成正比的薪酬,高喊着“不忘初心”,憧憬着自己的“事业梦”。但是,创业企业的是非真假又如何有清晰的界定?

从一份统计局最新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到,截至2016年底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人口数分别为:

2173万人、2420万人、1404万人、1191万人。目前,深圳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达到了5.6%,是四大一线城市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。而数据显示,目前深圳常住人口中,本市户籍人口仅31.2%。

晓健,正是那接近69%中的一员。

 

联系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12号楼一楼 邮编:010050
主办单位:中共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员会
    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
承办单位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
蒙ICP备15000254号 访问人数:359645人次